下課鈴響后一些學校仍然靜悄悄 課間10分鐘怎么就消失了?
??● 連日來,有關“課間10分鐘”的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學生、家長和網民反映,一些中小學限制學生課間活動,“連樓道都不可以去”“不能隨意離開座位”“不能高聲說話和跑跳”。
??● 不少受訪家長認為,主要原因是學校和老師為了方便管理、減少麻煩。而多名老師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表示“身不由己”,主要是因為場地有限、人員密集,學生在操場上玩耍時容易出現磕碰等意外情況。一旦發生意外,老師、學校就可能“吃官司”。
??● 要化解安全顧慮,既需要有合理的保障機制,用法律為學校撐腰,也要有敢于擔當的學校管理者,更要有通情達理的家長。打破僵局,就在于凝聚家校乃至于全社會的共識。
??“我家孩子已經三年級了,課間還不怎么敢出教室玩,活動范圍基本就是腳下四塊磚?!北本┦谐枀^學生家長張先生向《法治日報》記者吐槽道,“除了上廁所、體育課等之外,他們老師根本不讓孩子出教室,課間讓班干部盯著,誰隨便出去就扣整個小組的分,所以沒人敢出去?!?/p>
??為此,張先生曾和老師深入溝通過,并明確反對這么做,但事情并未得到改變。
??連日來,有關“課間10分鐘”的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學生、家長和網民反映,一些中小學限制學生課間活動,“連樓道都不可以去”“不能隨意離開座位”“不能高聲說話和跑跳”。
??課間10分鐘,俗稱“小課間”,是中小學生調節學習狀態、緩解疲勞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時段。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明確要求,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游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
??多位業內人士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一些中小學要求學生在小課間不能隨意離開教室的做法違反相關規定,不僅會壓抑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不利于他們的身體發育,有損身心健康,建議學校、家長和社會綜合施策、協同育人,真正實現“一切從孩子出發”。
??學校限制孩子課間玩耍
??擔心發生意外“吃官司”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幾所小學發現,由于學生被要求課間10分鐘不能隨意離開教室,哪怕下課鈴響了,校園里仍然很安靜。
??廣西、山西、河南等地一些小學也存在類似現象。
??來自廣西南寧的學生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兒子所在學?!敖箤W生課間到樓下操場、籃球場或乒乓球場自由活動,都是限制在教室門口活動”。
??山西太原有家長反映,以前課間休息的10分鐘,孩子還可以出樓道去連廊活動,但不可以去操場,最近連樓道都不可以去,課間10分鐘只可以去打水、上廁所。
??河南鄭州有家長稱,孩子所在小學課間10分鐘只允許接水、上衛生間,在走廊里走動下,每天的課間操也只有下午可以在戶外開展,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教室里。
??除小學外,一些中學也存在約束學生小課間活動的現象。北京市海淀區某中學一名學生家長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他兒子前幾天被老師批評了,因為“違反規定在小課間下樓打籃球,容易出現意外”,老師還叮囑他給孩子好好上一課。
??實際上,“課間10分鐘消失”現象由來已久。2019年一項針對1900多名家長的調查顯示,75.2%的家長認為身邊中小學“安靜的小課間”現象普遍,且在小學最為突出。
??這些學校的課間10分鐘是怎么消失的?
??不少受訪家長認為,主要原因是學校和老師為了方便管理、減少麻煩。而多名老師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表示“身不由己”,主要是因為場地有限、人員密集,學生在操場上玩耍時容易出現磕碰等意外情況。一旦發生意外,老師、學校就可能“吃官司”。
??北京市海淀區一名肖姓老師說:“之前我們班是能出去玩的,課間全校就少數幾個班的學生在外面亂跑,但是被個別家長找了幾次事后,我也不敢讓他們出去了。說實話,這很難不影響我對學生課間活動的態度。特別有的家長動不動就要求查走廊監控,有點磕碰立刻投訴,真的沒辦法?!?/p>
??北京市朝陽區一名老師也提到:“任何情況下,孩子在學生發生意外傷害,班主任都要緊急調課求人看班,陪著去醫院看病,還有后續的家訪。嚴重的,比如撞到牙齒了,說不定接下來一年都不得安生。我是二年級的班主任,這周已經陪著去了兩次醫院。你說怎么敢課間把孩子放出去玩?”
??這些老師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某地法院近年來審理的29起校園人身傷害類案件中,91%發生在課間或放學期間,86%發生在操場和教室。從判決結果看,學校被判承擔30%以上責任的占比50%,原因是“學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時救助”。
??還有一些家長過度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采訪中,有家長表示,“取消課間活動,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讓孩子多看幾頁書、多做幾道題”。有老師對此提出,為了不辜負家長的期待,就要抓緊一切時間讓學生多學習。
??此外,場地的客觀條件限制不容忽視。多名教師反映,不少城區學校教學樓建得比較高,小課間只有10分鐘,學生跑上跑下電梯不夠用,樓道狹窄容易產生擁擠踩踏風險。而且,市區學校的操場規模小、孩子多,活動空間十分有限。
??“課間10分鐘消失現象背后,不僅是教育理念是否先進的問題,也有著復雜的現實原因。比如,由于建筑設計等問題,校園空間不足。對于一些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學校來說,校園空間更顯逼仄,讓學生課間走出教室,確實有難度?!苯逃I域研究者李一陵說。
??他去湖南多地中小學調研時發現,有一所學校占地面積不到10畝,全校擁有3000多名學生,“有的樓梯窄得只能一個人通過,課間10分鐘怎么可能讓學生下樓,也就在走廊玩一玩”。據他介紹,這所能讓學生在課間“去走廊玩一玩”的學校,還是體育老師當校長,“可能相對重視體育一些,其他學校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