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陶勇在通海的故事
陶勇(1913~1967),安徽霍邱(今六安市葉集區)人,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以及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斗數千次,是一位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英雄將領。解放后曾任海軍副司令員兼東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自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7月起,陶勇任新四軍1師3旅旅長兼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簡稱蘇中四分區,含今南通、如皋、如東、海門和啟東)司令員,直至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其間曾多次在通海地區(泛指南通、海門和啟東地區)指揮了許多重要戰事,為通海地區抗日斗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F收集了民間流傳很廣的幾則故事,以饗讀者。
神機妙算痛打偽軍徐承德
1940年由于國民黨的無理要求,國共談判陷入僵局。此時國民黨第八十九軍軍長兼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不去打日寇,而是命令國民黨抗日游擊總隊第三路第六縱隊司令員徐承德進攻新四軍1師3旅駐地掘港鎮。
彼時徐承德看準陶勇已奉命率主力西移海安的時機,即于12月27日拂曉集結了5000多兵力,向我掘港的新四軍駐地發動進攻。實際上陶勇早有防備,在離開掘港前留下了參謀長張震東全面負責,并將海啟地區的3縱8團以及茅埕、韓念龍所部調到了掘港。徐承德的圍攻遭到了我軍的有力反擊,戰斗十分激烈。陶勇得悉掘港被圍的消息,報請粟裕批準后,立即揮師南下,這時攻打掘港三晝夜仍未得逞的徐承德聽到陶勇揮師南下的消息后倉皇南逃。陶勇兵分兩路,一路圍殲掘港殘敵,一路由陶勇親自率領追擊徐承德,追至余東(今海門余東鎮)后敵人躲進了余東城里。陶勇迅速組織攻城,打死敵人不計其數,同時還生俘了偽軍80余人。
此時陶勇得悉徐承德請求的援兵——日本鬼子和偽軍從海門的三廠和四甲方向陸續趕來增援。徐承德乘亂向南逃跑了,陶勇又再次兵分兩路,一路阻擊日本鬼子和偽軍,一路由陶勇率領繼續追擊徐承德。徐承德逃至海門東部三陽鎮,我軍追至三陽鎮,徐承德逃向啟東匯龍鎮,我軍又追至匯龍鎮,并迅速包圍了匯龍鎮。經數次激戰,此時徐部大部分兵力已被殲滅,徐承德即逃向啟東公司鎮江邊搶船,企圖乘船逃竄。我軍趕到江邊時,徐承德已逃遠,未及上船的殘兵敗將全被殲滅,徐承德僥幸逃得了一條命(后于1941年10月在悅來鎮戰斗中被擊斃)。
單刀赴會勸降悍匪徐寶富
1941年11月,為粉碎日偽對我蘇中四分區的“掃蕩”,陶勇率領新四軍一師三旅八團來到啟東久隆鎮。
久隆鎮地處海啟交界的要沖地段,這里駐扎著一個偽軍大隊,對我海啟根據地一直虎視眈眈。偽軍大隊長徐寶富原是一名打家劫舍的匪徒后被日偽收買,侵擾我抗日民主政府,陶勇下定決心要拔掉這顆釘子。
11月底,部隊包圍了徐寶富的據點,喊話徐寶富繳械投降,可是徐寶富憑借著堅固的堡壘以及200多裝備精良的偽軍根本不理睬陶勇。陶勇命令機槍連炮手迅速把碉堡炸塌了一大塊,徐寶富修復后又迅速組織反擊?!翱磥硇鞂毟徊淮蛲此?,他是不會乖乖投降的!”陶勇邊想邊命令部隊加強火力猛攻。直到黃昏時分再次喊話徐寶富繳械投降。
詭計多端的徐寶富企圖將陶勇一軍,他說“要我投降除非陶勇司令親自與我來陣前談!”同志們都說這是敵人的詭計,堅決反對陶勇親自出馬。陶勇心里也清楚這是敵人詭計,但如果不去,敵人勢必會頑抗到底。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爭取200多偽軍棄暗投明。陶勇毅然決定單刀赴會勸降悍匪徐寶富。陶勇僅帶著一名警衛員毅然走出了隱蔽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他站在敵人的碉堡面前,大聲喊道:“徐寶富,我就是陶勇!”徐寶富從堡壘窗口望著走入自己射擊范圍內的陶勇,他不相信天底下竟然真的有這樣的虎膽英雄!他向陶勇走去,充滿敬佩地說:“司令豪俠仗義、大智大勇,徐某甘拜下風?!痹谛蝿莺驼x面前,徐寶富接受勸降。后經改造和改編,徐部逐漸融入了我人民軍隊的行列。
海上伏盜創建海防縱隊
抗日戰爭時期,從長江口到射陽河口活動著二支海匪部隊,南為陸洲舫、北為孫二虎。他們設卡收費、襲擊船只,但有時也打擊日本鬼子。陶勇認為這兩支海匪可以根據黨的統戰政策改造他們為我所用。
早在1939年陶勇、季方、葉飛等為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以“桃園結義”的方式,與陸洲舫結為兄弟,團結陸洲舫共同抗日。但在1942年,陸洲舫在上海被日本鬼子逮捕后,充當了日偽在上海的“興亞救國軍”副司令(后移師啟東)。陶勇通過朋友和書信,多次對陸洲舫動之以情曉之于理,陸洲舫漸漸感動和相信了共產黨。1943年春,日偽在海啟開始清鄉,陸洲舫為了戴罪立功,他決定乘日軍“收編”的機會,以假投降的方式打入敵人內部,然后借機行事。其實日軍對陸洲舫這支海匪部隊也早就垂涎三尺,這次陸來“投誠”當然欣喜若狂。但他們很快發現了許多疑點,陸的部隊遭到敵人暗算,結果許多官兵或被繳槍或被殺害,有的人還無故失蹤了。陸洲舫一看苗頭不對,要其兒子陸建平迅速向陶勇報告。經過陶勇安排,陸才將余部撤到了四分區機關。陸洲舫撤出來后認為自己沒有為共產黨辦成事而無臉見陶勇,便隱居于杭州。陶勇立即給陸洲舫寫了一封推心置腹的信,叫他不要有思想顧慮,抗日不分先后……陸洲舫終于回來了。隨即陶勇向陸部派了吳涌軍等一批共產黨員為陸部整頓軍紀,將這支海上隊伍逐漸改造為人民的軍隊。
孫二虎這支海匪部隊,陶勇首先通過爭取漁業協會的支持,和民主人士高東亞結拜,曾兩度捉放匪首孫二虎,終于使孫二虎受到感動而棄暗投明。
陶勇將這兩支海匪部隊改造和改編后,使蘇中軍區海防團增加至三個團,經批準擴建為蘇中軍區海防縱隊,陶勇兼任縱隊司令,陸洲舫為副司令員。原海防團稱為一團,團長仍由吳福海擔任,孫二虎為二團團長,陸洲舫兼任三團團長。1949年我人民海軍組建時,這支海防縱隊成為人民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沉著指揮火燒竹籬笆200里
1942年日寇在蘇南清鄉后,當年12月就轉向蘇北地區,1943年初敵人對蘇北地區的清鄉正式開始。日寇為了確保其在占領區的成果,自3月開始修筑長達200里的竹籬笆(從天生港向北,經白蒲至丁堰,再向東經馬塘、掘港、南坎至黃海邊),并封鎖了沿江沿海的所有港口,將蘇中四分區的南通、海門、啟東都圈進了封鎖區。同時,沿封鎖線設立了大小檢問所150多個,還設了瞭望所,修筑了碉堡等,建立起一個所謂“清鄉保護區”。
1943年4月1日敵人正式開始在保護區內進行清鄉行動。他們一方面在“清鄉”區內建立基層政權、強行編保編甲,委任偽鄉長、偽保長等企圖偽化占領區;一方面在“清鄉”區內大肆屠殺、逮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并尋找清鄉區內的共產黨主力部隊,企圖一舉消滅之。在此嚴重情況下,陶勇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決定采用火攻的辦法燒毀敵人的竹籬笆。
7月1日黃昏時分,乘敵人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黃海沿線“清鄉”的時機,陶勇發動了竹籬笆沿線4萬多軍民一齊動手。分工民兵和群眾在負責焚燒竹籬笆的同時割電線、斷橋梁、毀公路……;部隊則負責警戒、嚴陣以待,務必殲滅破壞這次行動的一切敵人。晚九點封鎖線上火光四起,敵人苦心經營的200里長的竹籬笆變成一條巨大火龍。當敵人清醒過來時,他們吹牛的“一大創造”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全部化為灰燼。這是蘇中反“清鄉”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不僅得到了蘇中區的表彰和嘉電,延安《解放日報》還專門作了報導。
果斷決策巧施“木馬計”
日寇侵占南通地區后,如皋熱血青年湯景延自發組織了一支抗日游擊隊進行抗日活動。1940年新四軍東進后,經新四軍工作,湯景延看到新四軍是真正的抗日隊伍,于是帶著隊伍投奔了蘇中軍區。1941年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與蘇中四分區司令員陶勇研究后,決定調湯景延到通海一帶組建“通海自衛團”,并將這支隊伍的性質定性為“灰色隊伍”,以便在必要時使用這支隊伍。湯景延到通海后,隊伍很快發展到數百人,湯景延任團長(所以通海自衛團又稱“湯團”),湯景延的一切活動只和陶勇單線聯系。
1943年,日偽軍調集兵力對蘇中地區進行大規模清鄉。當時長江通道被敵人控制并封鎖著,為了確保我新四軍與江南的聯系,陶勇經過反復思考,認為是使用“湯團”的時候了。于是打算采用假投降的方法將“湯團”打入敵人內部,利用“湯團”駐守在沿江的機會,控制大江南北通道并偵察敵情。陶勇把這個想法向粟裕匯報后,兩人一拍即合。
3月底,湯景延接受任務后帶領630多人“歸順”日偽,接受其“蘇北清鄉公署外勤警衛團”的番號,駐防地仍在通海原地不變。湯景延的“投誠”著實使敵人高興了一陣,因而湯景延被晉升為旅長,授少將軍銜。這樣湯景延就有更多機會接觸敵人的高層,對敵人的清鄉計劃、兵力部署、部隊調動等重要情報都不斷秘密單線向陶勇報告。此外湯景延還利用敵人允許其自籌糧草、解決部隊開支的機會在海門縣城茅鎮等地開辦了協記公行,利用公行的合法地位,溝通我軍的南北聯絡,為我軍運送軍火、醫藥和籌款、籌糧等。在任務基本完成得到陶勇命令后,于9月29日晚果斷行動,擊斃一批日偽軍后順利返回指定地點,整整163天,漂亮地完成了任務。這種“木馬計”戰略,在我軍的斗爭史上也是罕見的!